English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理论与实务》评介

1999-07-16 来源:光明日报 詹宏松 我有话说

二十年前兴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显露出来。河北经贸大学姚今观等同志撰写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理论与实务》一书,站在中国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是一部透着时代气息、反映着历史潮流、与农民声息相求的著作;是一部在理论上有创新,对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之作。纵观全书,有以下特点:

一、眼界开阔。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美、法、日、澳、韩、泰等国家各具特色的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总结了国外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条件、阶段和规律,将我国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放入了世界农业这个大背景之中来考察,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贸工农一体化乃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作者不再把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仅仅看作是农产品流转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作为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整个经济活动的系统工程来研究,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二、理论上勇于探索创新。作者直面现实,对有关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许多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首先,通过深层次的经济学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贸工农一体化出现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其次,敢于对大家广泛使用,但又缺乏科学界定的诸多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对于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论述就很有见地。书中首先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对两者进行了区分,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经济基础,贸工农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种比较完善、发达的组织形式,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这意味着农业产业化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又比如大胆提出我国贸工农一体化的主导形式将由目前的加工公司+农户,逐步发展为加工公司(或购销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等等。不仅在理论上澄清了模糊认识,而且对指导实践也大有帮助。

三、对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方案。书中不仅总结了我国许多地方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有益经验,而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设性意见和措施。如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产品流转运作方式、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利益分配机制与分配方式、经营活动的管理以及主导产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选项、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建设、传统农户改造等实践中十分具体而又必须加以解决的种种问题等,对实际工作有较大参考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